云南省玉溪市委书记周建忠接受审查调查

云南省玉溪市委书记周建忠接受审查调查
中新网昆明7月12日电 (记者 缪超)记者12日从云南省应急管理厅获悉,云南紧急下达9500万元应急救灾资金,支持全省各地防汛救灾。  今年云南入汛早、灾情重。截至目前,已经历12轮强降雨过程,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38.8%。极端性强,10个站点降水突破历史同期最多纪录,有43条河流出现54场次超警戒水位洪水,是近十年来第2多年份。洪涝灾害已造成16个州(市)119个县(市、区)143.94万人次不同程度受灾,紧急避险转移2.2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6214人次,直接经济损失32.14亿元。  面对异常严峻的防汛形势,云南全省各级落实党政共管、逐级包保的防汛救灾责任,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基层广大干部群众一线奋战,形成最坚实的防汛力量,共同抵御暴雨洪灾,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目前,云南省财政厅、省应急管理厅已紧急下达9500万元防汛应急救灾资金,支持受灾地区开展预警响应联动、搜救转移安置受灾人员、排危除险等应急处置、次生灾害隐患排查、倒损民房修复等工作,特别是重点支持帮助怒江州贡山县、迪庆州德钦县、昭通市威信县等严重洪涝灾害受灾地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完)--> 【编辑:胡寒笑】

档案记录,关于简约Ultra博客主题源码 | EmlogPro主题模板✅项目合作 二开均可 TG:saolei44✅的相关内容,需要进一步了解。

优势在于,新华社联合国9月26日电在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2025年9月26日,纽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李强主席女士,各位同事: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80年前,全世界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打败法西斯,抱着永不再战的理想建立了联合国。  联合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重要成果,它的建立是人类对两次世界大战浩劫痛定思痛、摆脱丛林法则的历史尝试,开启了构建战后国际秩序、追求和平发展的不凡征程。80年风雨兼程,联合国已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正是因为建立了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人类社会才实现总体和平,迎来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繁荣。80年沧海桑田,历史的车轮跨越了世纪,人类社会历经电气化时代、计算机时代,已迈入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尽管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但让世界更美好的追求始终没有改变。回首既往,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宝贵的启示。  第一,和平与发展是各国人民最热切的共同期盼。纵观人类历史,战争和冲突的阴霾虽然从未完全消散,但任何势力也从未能够阻止人们为恢复和平而奋起、为实现发展而拼搏。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我们绝不能淡忘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惨痛教训。过去80年,世界总体和平孕育出全球经济的巨大增长,现在国际社会对推动和平与发展的愿望更加强烈。进一步壮大和平与发展的力量,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二,团结合作是人类进步最强大的力量源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峥嵘岁月里,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历史文化的国家超越差异、并肩作战,最终赢得胜利。随后80年,各国又继续通过沟通协作,经受住了冷战对峙、金融危机、大流行病等重重考验。这些都证明了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团结则共进、分裂则俱损。无论前进道路上有多少困难挑战,只要各国团结一心、精诚合作,就能汇聚起磅礴力量,战胜一切逆流险阻。  第三,公平正义是国际社会最重要的价值追求。80年来,从旧殖民体系的崩塌,到现行国际秩序的建立,再到国际法治实践的完善,历史的进程时刻提醒着人们,当强权凌驾于真理之上,世界就会陷入动乱和衰退,当公平正义得到伸张,社会就能走向稳定和繁荣。人类社会若是退回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时代,就必将面临更多血腥和残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既要讲利益,更要讲道义,大国尤其应当如此。惟有坚持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才能让各方权益都得到更好保障。  每一次对历史的回望,都应帮助我们校准当下的方向,以避免步入歧途。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单边主义、冷战思维卷土重来,历经80年的国际规则秩序受到严重冲击,曾经行之有效的国际体系屡遭破坏,引发的种种乱象令人痛心忧虑。人类再一次来到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凡天下有识之士都不禁要问:历经磨难,人类难道不应该更有良知、更加理性地善待彼此、和平共处吗?面对诸如人道主义灾难的种种不堪,难道可以对那些公然践踏公平正义的暴行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吗?对一些毫无底线的霸道霸凌行径,难道应该因慑于强权而保持沉默、逆来顺受吗?先辈们在建立联合国之初的那一腔热血和执着追求,难道就任其在历史的天空中随风飘散吗?中国人常讲,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这次来到联合国总部,当看到大厦前一字排开的190多面各国国旗迎风招展时,当看到历经岁月洗礼却仍然熠熠生辉的“铸剑为犁”、“打结的手枪”等雕塑作品时,当看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肤色的工作人员为了人类共同目标通力协作时,我想,这些代表着和平、进步、发展的人、物、景,就是我们纪念胜利的初心所在,就是我们携手奋斗的使命所在。诚然,我们或许不能回到过去,但完全可以创造更好的未来。  中国作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事务,努力推动提升人类福祉。这些年,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全球治理倡议,为应对世界变局、破解紧迫难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特别是这个月初在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上提出的全球治理倡议,强调奉行主权平等、遵守国际法治、践行多边主义、倡导以人为本、注重行动导向,为建设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指引了正确方向,提供了重要路径。中方愿同各方一道采取协调有力行动,解决更多实际问题,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一是在世界变乱交织之际,我们要共筑和平、共享安全。各国同处地球村,安全上既相互关联又彼此影响。我们应当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尊重各国的合理安全关切,同舟共济应对复杂严峻的安全挑战,以对话协商和平解决分歧争端。如果执迷于阵营对抗,动辄诉诸武力,只会让和平越来越远。  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安全的坚定维护者。中国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在乌克兰危机、巴以冲突等热点问题上积极劝和促谈,今年还同30多个国家共同建立国际调解院。中国将继续恪守公平公正,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出发,与各方一道探寻和平的最大公约数,为推动政治解决热点问题发挥建设性作用。  二是在全球增长乏力之际,我们要重振合作、谋求共赢。封闭自守无法实现持久发展,开放合作才能不断增强发展动能。现在世界经济低迷困厄,很重要的原因是关税大棒、“筑墙设垒”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措施增多,最终是大家一起受损。我们应当更加紧密协作,努力寻找和扩大利益交汇点,推动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在相向而行中更好相互成就。  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发展的重要推动者。这些年,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关税总水平已降至7.3%,连续16年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中国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推动5G、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成果共享,共同培育经济新动能。中国还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遍及150多个国家。当前,中国正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持续向好,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重要支撑。  三是在多元文明激荡之际,我们要倡导对话、美美与共。中国人常讲:“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世界上各个文明都有其独特价值和底蕴,都应当被承认和尊重。抱持所谓“文明优越论”,以意识形态划圈子,只会造成更多对立和对抗。本着包容态度,更多相互交流和学习,就能凝聚更多共识与合力。  中国始终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积极践行者。和合共生等理念深植于中华民族的血脉,我们积极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从不搞强加于人那一套。未来5年,中国将面向发展中国家实施50个文化、文明领域发展合作项目,举办200期专题研修研讨项目,为推动文明对话、促进文明进步继续作出贡献。  四是在新型挑战频出之际,我们要携手应对、共护家园。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我们要秉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推动《巴黎协定》有效落实,加强绿色经济国际协作。近年来,人工智能、网络通信、生物制造等科技水平飞速提升,但也带来不少潜在风险。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向善、公平普惠等原则,加快完善相关治理规则,加强全球治理合作,使科技进步更好真正造福人类。  中国始终是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负责任参与者。中国坚持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和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前天,习近平主席在气候变化峰会上郑重宣布覆盖全经济范围、包括所有温室气体的2035年国家自主贡献,这是中国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中国致力于同各国深化网络安全、生物安全、外空等领域合作,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等,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这次将向联合国赠送“嫦娥六号”从月球背面采集的月壤样品。中方将继续拿出更多积极行动,同各方协力推进相关领域全球治理。  各位同事,中国愿同各方一道维护联合国的地位和权威,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支持联合国通过改革提高效率和履职能力,呼吁提升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方将与联合国建立中国-联合国全球南南发展支持机制,并向其提供1000万美元预算支持,还将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上海建立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历史如潮,大道如砥。面向未来,中国将继续尽己所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一个稳定发展、高度开放的中国,必将为各国带来更多新机遇。一个胸怀天下、勇于担当的中国,必将为世界注入更多正能量。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坚守联合国理想,弘扬多边主义精神,积极落实四大全球倡议,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崇高目标不断迈进,努力把世界建设得更加和谐美好!  谢谢大家! 【编辑:李润泽】

换言之,因此,中新网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 应妮)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智库论坛(2025)日前在中国传媒大学举办。论坛聚焦“保护与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实践与未来”这一核心主题,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通过2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之一。-->  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杨懿在致辞中表示,文化多样性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助力,中国传媒大学十分重视国际合作与跨文化交流,大力支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研...

事实上,最终,中新社金边/曼谷9月27日电 (记者 杨强 李映民)柬埔寨和泰国边境地区当地时间27日再度发生交火,致使两国边境紧张局势升级。目前双方尚无人员伤亡报告。  根据柬埔寨国防部声明,27日上午11时52分左右,泰国军队使用迫击炮及轻型武器,向位于柬埔寨柏威夏省安塞地区的柬方阵地率先发动攻击。声明称,尽管遭到攻击,柬埔寨武装部队始终保持最大限度的克制,没有进行还击。  柬埔寨国防部还表示,截至当天声明发...

中新网济南9月30日电 (记者 沙见龙)时值深秋,凉意渐浓。跟随山东省水利厅组织的“沿着水网看山东”活动,记者来到位于淮河流域的济宁、枣庄两市参观采访。从闸渠相连的产业水脉到城乡同源的民生水网,从通江达海的航运动脉到文旅融合的生态水韵,一张“通脉、润业、惠民”的现代水网在这里徐徐铺展。  闸渠相连润丰田  山东的南四湖,由南阳湖、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组成。位于济宁市的洙赵新河节制闸,是该河通往南阳湖的最后一道闸口。其借着波浪般的造型,在细雨朦胧间似与河水融为一体。它不仅是泄洪道,也是“安全门”。  2023年改建后的节制闸,集齐灌溉、防洪除涝、生态保护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功能,可满足下游6.58万亩农田的灌溉需求。得益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它摇身变成一个会“思考”、能“看见”、可“遥控”、善“决策”的智能化水利工程。图为雨中的济宁市洙赵新河节制闸。沙见龙 摄  一路向东,枣庄台儿庄区的胜利渠,将微山湖水引入当地。通过泵站,干渠水流入6条分干渠,靠自流方式进支渠、斗渠、农渠,直达田间地头。  “经测算,引水量现能保障30多万亩农田灌溉。”胜利渠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孙建伟称,干渠的改造升级已提上日程,恢复其设计之初满足48万亩农田灌溉需求的能力。  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枣庄庄里水库景色迷人。2019年,山东遭遇台风天气,这座刚验收完成的大型山丘区水库,将4000多万立方米的水“紧锁”库中,成为其蓄洪作用的有力证明。  丰沛的水源为当地工业生产提供了坚实保障,且优化了生态环境、提升了生物多样性。水库管理服务中心总工程师王希忠说,水库年均放水约2730万立方米,解决了下游13余万亩农田灌溉用水问题。此外,用作下游生态基流的约900万立方米。  城乡共饮“智慧”水  去年12月底,枣庄市以水厂整合为突破口,实现了覆盖平原和山地地区的全市域城乡供水一体化,并构建起“同源、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城乡供水体系。  采用国内先进的深度处理工艺,建成后的枣庄水厂日产水量22万吨,可满足160万居民用水需求。它也成为山东省内首座高品质饮用水水厂和国内一流的标杆型智慧水厂。  从“有水喝”到“喝好水”,山东以水网织密民生保障网,让民众的获得感在汩汩流水中不断提升。  港航联动通江海  渐大的雨势未能影响龙拱港的装卸作业。多条商船靠港停泊,无人运输车往返运送集装箱,无人起重机精准抓取箱体装卸。工作人员则坐在室内显示屏前,远程操控各类设备。图为济宁市龙拱港。沙见龙 摄  作为山东水网与运河航运的重要节点,龙拱港规划建设了18个2000吨级的智慧化泊位及配套铁路专用线,并同步规划了临港产业园,全面建成后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80万标箱,是中国内河首家实现全流程自动化作业的集装箱港口,也成为贯通黄河流域与长三角的“水上枢纽”。  龙拱港党群工作部宣传员王天驰透露,在当地“水网+交通”的加持下,这座不临海的城市,以近亿吨的年港口吞吐量、251公里航道、64条内河航线、26条集装箱航线,直通150余座城市,育出一片连接南北、通江达海的“新蓝海”。  水韵赋能文旅兴  水网建设不仅改善了生态,更催生出文旅融合的新增长点。在枣庄台儿庄区,当地以城区水系治理为纽带,将台儿庄古城与周边湿地、村落串联,打造了“古城游+水上游”精品线路。10年来,台儿庄古城累计接待游客超8000万人次。图为台儿庄区小季河。沙见龙 摄  台儿庄区河流互通,沿岸生态廊道不仅惠及民众,“白天看古城、晚上游运河、岸边赏夜景”的文旅格局也已然形成。台儿庄区政府副区长李冬光透露,当地将于2027年开通高铁,正谋划设计出高铁站就能坐船直达景区的路线。  河湖滋养产业旺  流经枣庄薛城周营镇的沙河,往南汇入韩庄运河。周营镇党委书记马广东说,该镇对河流及沿岸进行了改造升级,布局了10个特色产业园,并深度挖掘红色文化、宗祠文化、家风文化、农耕文化等。  近年来,周营镇完成了大沙河“美丽河湖”向“效益河湖”的蜕变,现蔬菜年产量约22万吨,产值达16亿元(人民币,下同),全镇存款超19亿元。  雨后的张庄石榴园,红彤彤的石榴挂满枝头。薛城区城乡水务局副局长李君说,当地石榴种植历史悠久,规模不断扩大。虽区域内有过境河流,但季节性较强,水资源供应不稳定。2021年,水务部门通过水系连通打造了一处补水口,将微山湖的水引到当地,助力石榴产业发展。  曾几何时,微山湖里网箱密布、水质浑浊,济宁微山县以“断腕”式决心整治,如今不仅水质变好,还成功发展起了大闸蟹、小龙虾、水蛭等特色养殖业,同样实现了“治水兴农、以农富民”的良性循环。  水美乡村入画来  龙湾湖畔,青瓦白墙的民居错落有致,各农商文旅项目沿水系分布,小吃商铺鳞次栉比,乡村经济发展动能蓬勃升腾。  东仲都村党支部书记李根,大学毕业后返乡创业,通过电商销售解决了村民农产品销售问题,不仅为村里老人打造了爱心餐,还发展起研学游配餐、增加民俗体验项目,“今年,村集体收入有望超过100万元”。  邹城市越峰生态区通过水系修复、植被补种,让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氧吧,带动了民宿、康养等产业发展。“现在水清了,环境美了,城里人也愿意来了。”村民王保岭说。  在阴雨和晴天的转换间,记者所到之处都感受到“水”带来的“利”好。近年来,山东坚持“全省一盘棋”与“各地特色化”相结合,在“各美其美”的特色实践中,串起国家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的“大美”格局。  山东省水利厅总经济师、二级巡视员郭忠表示,作为中国首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山东锚定“走在前,挑大梁”,积极践行“两山”理论,聚焦“四水统筹”总体目标,以“大水利观”引领推动治水事业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积极发展“水网+”,推动治水事业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下一步,山东将持续推进水利事业建设,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利动能。(完)--> 【编辑:陈海峰】

天山南北 千里同风沙海绿洲 古城星罗丝路变迁 见证时代潮涌山河安澜 七十载岁月如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特别节目全景记录习近平总书记新疆之行  总监制丨李挺  监制丨申勇 龚雪辉  制片人丨马立飞 郭晗光  撰稿丨辛乔  编导丨李炜 陈汉章  制作丨李铄 矫健 孙志伟 姜昆 庞森  解说丨贺红梅  配音丨李磊 郑金来 谢海洋  记者丨冯超 许永松 李晋  统筹丨张晓鹏 闫岭 张淳 陈扬 郭鸿 孙正瑜 尤捷 王攀 李超  摄像丨总台时政摄像团队  支持丨总台新疆总站 新疆广播电视台 浙江广播电视集团 【编辑:张子怡】

📖 相关文章